“回家,在路上……” ——梁朴牧师2004年圣诞布道文

 文章源自福音学堂福音学堂-https://lxfyt.cn/1627.html

圣诞节之前较长一段时间,一直在思想耶稣基督降生对于我们的意义,心中油然而生一个清楚的感动,就是:“耶稣领我回家。”文章源自福音学堂福音学堂-https://lxfyt.cn/1627.html

快过年了,人们在辛辛苦苦打拼一年之后,将要欢欢喜喜地上路,平平安安地回家。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,但这一切无法代替“家”在人们心中的位置——“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”啊!文章源自福音学堂福音学堂-https://lxfyt.cn/1627.html

尽管有100种理由让我们离家,但有一种理由叫我们回家。文章源自福音学堂福音学堂-https://lxfyt.cn/1627.html

战乱、饥荒、贫穷、富足,身边的激动和遥远的梦想,携着我们走,牵着我们跑,从乡村到乡村,从城市到城市……但你总有一个节日,就叫做“回家”。人在变,家在变,国家在家,不变的是——我们要回家。回家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情结,也可谓我们的宿命吧。家是我们对于温暖的记忆,是最初也是最后的记忆。离开家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家,离开家的人必定想家。文章源自福音学堂福音学堂-https://lxfyt.cn/1627.html

为什么我们要回家?因为我们有家!文章源自福音学堂福音学堂-https://lxfyt.cn/1627.html

为什么我们要回家?因为我们想家!文章源自福音学堂福音学堂-https://lxfyt.cn/1627.html

主耶稣并非不知道我们已经有家,而是祂知道我们有了这一个地上的家,仍然会有忧愁。我们一方面是高唱“谁不说俺家乡好”,但另一方面,家乡也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伤心的回忆。文章源自福音学堂福音学堂-https://lxfyt.cn/1627.html

主说:“你们心里不要忧愁,你们信神,也当信我。”主是可信的,他最同情、体谅我们,祂知道我们在地上心灵的光景。祂许诺我们一个更美的家:“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;若是没有,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。”这就宣告了我们不仅有家,而且家里有一位父亲。文章源自福音学堂福音学堂-https://lxfyt.cn/1627.html

今天,主已经升到天上,他说:“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。”主应许我们:“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,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哪里去;我在哪里,叫你们也在那里。”这一个更美的家园让我们无限地向往。文章源自福音学堂福音学堂-https://lxfyt.cn/1627.html

因此祂的门徒多马对祂说:“主啊,我们不知道祂往哪里去,怎么知道那条路呢?”

感谢主,这个以多疑著称的门徒的询问,把一个伟大的宣告带出来——

耶稣说:“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;若不藉着我,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。”

这就是这个平安夜,我们所要思想的经文。

 

 

一、地球:茫茫宇宙的孤岛

我先讲一个故事:

在一个孤岛上,有一群孩子。他们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,环顾四周尽是一望无际的海水,每天他们都在看潮起潮落,云卷云舒。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,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。但是,他们本能地相信,他们是有父母的。可是,踏遍孤岛寻而不得。他们渴望找到父母,不再做孤儿。他们运用自身的智慧,苦苦思索寻找生身父母,却没有结果。

于是,有的孩子说,我们自然而生,自然而死,哪有什么父母?

而另外的一些孩子,则朦朦胧胧地意识到,他们的父母可能在大海尽头的彼岸。可惜的是,他们对那茫茫大海尽头的彼岸世界,全然无知。他们没有能力,也没有道路可以到达那里。

在这里,不同的孩子,用同样的“虔诚想像”,构想出一个个完全不同的父母形象,描绘出丰富多彩的彼岸世界。并且,他们采用各种苦修苦行,清规戒律,试图见到父母。这样,日子久了,形像越来越多,修法越来越杂,经典越来越繁,怀疑却也也越来越深。

当然,这只是一个比喻。

瀚浩的宇宙,地球是一个小小的孤岛。当人类因为犯罪失去伊甸之后,他们不仅失去了快乐老家,也失云了生命的根,就如迷路的羊、失巢的鸟。

但是,在这地球上的人们,对家的怀想,对父亲的思念却与日俱增。他们并不想成为宇宙的孤儿。他们是按神的形象造的;神是永恒的,虽然在暂时世界,他们却无法停止对永恒的追求。他们用“虔诚的想像”去想象他的父亲,就误表了父亲,于是偶像产生了,假神出现了。

假神是人所造的,真神却是造人的主。

人们用人的聪明,想像出一个彼岸世界,作为他们追求真善美的寄托。于是宗教产生了。宗教就是人要用自己的方法要到达彼岸的企图。

结果证明,这是死路一条。

罗马书告诉我们:“他们虽然知道神,却不当作神荣耀祂,也不感谢祂……将不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,仿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、走兽、昆虫的样式……他们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,去事奉受造之物,不敬奉造物的主。主乃是可称颂的,真到永远。阿门!”(罗1:21、23、25)

今天,偶像越来越多,经典越来越多,神明越来越多,修法越来越杂……但是,人心中的失落却越来越深。

孤岛上的孩子寻找父亲的情景,也就是人用自己的智慧寻找神的企图。人找神,找到的是没有证据的迷信。就象孤岛上的孩子,找到的不是“无神”,便是“多神”,或是“假神”。

在这样的情景之下,人就越来越想那一个真实的家,那一个真正的父亲。

最能代表现代人心声的大概是流行音乐了。我们70后的那一代歌手唱道:“我已是满怀疲备,眼里是酸楚的泪。故乡的风,故乡的云,为我抹平创伤。”但是我们有的伤痛是故乡能抹平的吗?80后的这一代人唱道:“我想有个家,受伤时可以回家。”但我更把这视为人们对精神家园的憧憬。

在不同程度上,人们总有客旅意识,游子情怀,都感受到来自家的召唤……那一个真正的快乐老家!在那里,“没有眼泪、死亡、哭号、悲哀、疼痛。”在那里,一切都更新了。

人们不禁要问:我们怎么才能到达那里?

 

 

二、耶稣:人类回家的路

我们继续讲那一个孤岛上的故事:

大家可能对那些孤儿后来的事情有兴趣。后来……终于有一天,孩子们的父亲派人到孤岛上来呼唤这些孩子了。那使者就是一直守在父亲身边的那个儿子,他带来真实的父亲的形象和性情。他告诉弟兄们,父亲就是爱!

“我们怎么知道你讲的是真实的呢?”他的弟兄们问。

“我给你们证据。”他说。

于是他向他们行神迹,受辱受难,又死里复活,从头到尾都是本着一颗爱心,展现了父爱的本相。同时,他向弟兄们保证,凡是随他且只有随他而行的,一定能亲眼见到父亲,回归自己的老家。

这个故事,就是耶稣的故事,又被称为福音。

人类不可忽略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:耶稣是谁?

祂是神的独生子;当祂成为人的时候,被称为耶稣。祂在世生活的三十三年半,将神丰丰满满地表明出来了。

其他宗教都是人在找神。人找神,靠的是人的智慧。有限如何能了悟无限?福音却是神来找人,是神用大能将自己展示给人,无限当然包括有限。所有那些想凭着人的智力,人的功德寻找神的宗教,就像要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面一样,力气用尽,苦不堪言,却是白费劲。若是能全身松弛,对那来找你的神只做一件事:信祂,接受祂,又将是何等轻松啊!

当小信的多马问主说:“主啊,我们不知道祂往哪里去,怎么知道那条路呢?”

主耶稣的回答,实在是石破天惊。从来没有人象祂那样说话!一个心里极其柔和谦卑的人,却这样似乎极端骄傲地介绍自己。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像主耶稣那样宣告自己的!

在一千九百多年前,那一个拿撒勒木匠的儿子,在他将要屈辱地钉在十字架之前,向世界说出如此震撼人心的话:

“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,若不藉着我,就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!”

孔子没有说过这样的话,老子没有说过这样的话,释迦牟尼没有说过这样的话,穆罕默德没有说过这样的话……

历史上只有这一个人宣称祂是从神来,又归到神那里去;只有一个人宣称在祂完完全全的人性里,蕴藏着完完全全的神性。祂是人又是神,这样就将神与人联结起来,将暂时界与永恒界联结起来,将相对界与绝对界联结起来,将此在与彼岸联结起来。这是人到神那里去的唯一大路。在神人之间,耶稣以祂的神人二性,来作道路。

但是,在神与人之间,还有一些拦阻,这些若是不被除去,我们回家的路就无法畅通。这些障碍就是:罪、死、魔鬼。

耶稣以祂的死,败坏了那掌死权的魔鬼;祂以祂的死,代替我们承担罪的咒阻。第三日,祂从死里复活,击溃了死亡的权势,败坏了掌死权的魔鬼。

“弟兄们,我们既因耶稣的血,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,是藉着祂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,从幔子经过,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。”(来10:19、20)

作家林语堂在他“信仰之旅”的最后,被十字架的大光荣耀。他说:“太阳升起来了,将蜡烛吹灭吧!”在另一篇文章中,他写道:“我的搜寻已告结束,我已回到家中。”

主耶稣是我们归家的道路;借着祂,我们能到天父那里去。

这就是圣诞所要宣告的福音。

 

 

三、天父:家的终极意义指向

在耶稣三十三年半的尘世生活中,有一个字对于祂非常重要。可以说这个字支配了祂的一生。哪一个字?

父!福音书里记下祂的第一句话是:“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?”祂断气之前,最后的交托是:“父啊,我将我的灵魂交在祢的手里。”

而在约翰福音十四章,祂向我们指出一个更美的家乡之后,再一次用这个字将“家”的意义,终极性地表明出来。

什么是家?什么是家的意义?我想主耶稣如果象那些学者一样给“家”下一个定义,莫过于我们读过的这段话。主让我们看见,真实的家就是——“父那里”。真正的家不是三室一厅,不是儿孙绕膝,不是家产万贯,真正的家就是——“父那里”。

“父那里”有什么特点呢?有安全感!“父亲”就是那一个为我提供安全感的人。

小时候,我喜欢在父亲的鼾声中入睡,偶尔醒过来,听到他的鼾声大作非但不会觉得吵,反而觉得非常踏实。现在,我的儿子也在我这里得到安全感。

但是,地上的父亲是有限的,给予我们的也是有限的。当我们长大了,就发现父亲那里已经不是最安全的了。不久,慢慢变老的父亲却需要你“常回家看看”了。

耶稣宣告祂是道路,藉着祂,我们就可以回家。而回家,就是到父那里去——去经历安息,去经历他的丰富。

我非常喜爱一首诗歌,是这样唱的:

“父神啊,祂在羔羊里,是我的希望和安息;祢名所表一切慈仁,都是为着赐福我们。”

如果你没有天父,你就没有安全感,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安息,你也就没有家。即使你今年四十岁,八十岁,如果你没有天父,你仍旧是孤儿——一个宇宙的孤儿。啊,天父对于我们是多么的宝贵!

这是天父的世界!

以下是巴刻的一个比喻:如果我们用飞机把一个亚玛逊河的土人送到伦敦,一声不响地留在特拉法加广场,他不懂英文,让他自生自灭,岂不残酷?同样,我们若要生存在世上,竟不认识那位拥有并管理这世界的神,对自己也是很残忍的。对不认识神的人来说,这世界就变成一个陌生、疯狂、痛苦的地方,活在其中也实在是令人失望、十分可怕的。

如果没有耶稣,我们就没有归家的路;如果没有耶稣,神就不可能作我们的天父。接受祂吧,让耶稣作你的救主,作你的道路、真理、生命!

当祂到世上来的时候,生在马槽里,因为“客居没有地方”。约翰说:“祂在世界,世界也是藉着祂造的,世界却不认识祂;祂到自己的地方来,自己的人倒不接纳祂。”祂是尊贵的主,却受到人的冷遇,尝尽了人间的炎凉。

但约翰也宣告一个极其宝贵的应许:

“凡接待祂的,就是信祂名的人,祂就赐他们权柄,作神的儿女。”

今天,我们因着耶稣——携手——回家!

 

 

 

梁朴牧师(当时为长老)

写于2004年

福音学堂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

继续阅读
weinxin
Lingxi_Gospel_Church
微信号已复制
灵溪福音堂 公众号
欢迎关注灵溪福音堂公众号!福音学堂扎根于福音,建立纯正话题。
 
潘, 琦
  • 本文由 潘, 琦 发表于 2025年7月9日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lxfyt.cn/1627.html